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4小时服务热线:13671843966 | 免费热线电话:021-64200566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常见问题及方案

    上海千实解读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及色谱法的概述分析

  •   色谱法是一种非自发、 需耗能(由高压气体或液体提供)的分离方法。被检样品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与互不相溶的流动相( mobilephase )和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之间的吸附、溶解、分配或离子交换等相互作用是存在着差异的,当流动相携带着多组分混合物流过固定相时,使得性质不同的各个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产生了差异,随着组分在两相之间持续发生反复多次的作用,原来微小的差异累加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从而使各组分在柱内移动的同时逐渐分离。


      例如某含A、B两个组分的试样,已知A组分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即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于B ,当样品由流动相携带进入填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头时( 如图1-3所示) ,组分A、B是完全相混的。由于A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能力比B大,故A组分的移动速度慢,经过多次反复分配后,分配系数较小的B组分首先被带出色谱柱,而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A则迟被带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了分离。


      在经典色谱分离中,从色谱柱后流出的各组分用容器一-收集后,供进一步的分析或使用。而在现代色谱仪器分析中,从色谱柱流出的被分离了的组分被流动相”在线”导入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变化用电压、电流信号记录下来,直接对每个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a)分配平衡的差异造成的A、 B两不同组分的差速迁移;


      (b)A和B在色谱系统中的分离和检测过程;


      (C)所记录的色谱图(c图横坐标t1, t2, ..对应于各自上方b图中相应的4个分离阶段)


      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


      色谱分离中,决定相邻组分分离好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两组分的保留值之差,即组分在色谱柱内迁移速率的差异,它取决于各组分与固定相、流动相的相互作用之差异;二是两组分的峰宽,它反映了组分区带在移动过程中的扩张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的分离条件。图1-7表示了A、B两组分在分离过程中的不同时刻在色谱柱内的相对位置和宽度(情况与图1-3所示相同)。


      当分离到t2时A与B处于柱子中间部位,两者谱带较窄但尚未完全分离;分离到t时,两组分已接近柱尾,已分离完全,但组分区带增宽不少。因而,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就是要设法使相邻两组分区带迁移速率有较大的差异,但组分区带在移动过程中的扩张要尽量小,从而使两个组分区带在向柱下游移动时,区带分开的速度大于它们自身的扩张速度(图1-7的情况),这样当组分区带从柱后流经检测器时,可以得到完全分离的两个峰。